2012 -- 幸福與安樂

第十四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
主題:幸福與安樂
時間:二○一年十月十一日
地點:高雄佛陀紀念館

各位貴賓、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光人,大家好!

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自一九九二年在洛杉磯音樂中心成立以來,今年正式邁入第二十年。回顧過去二十年來,佛光人在世界各地弘揚人間佛教,為人間帶來光明與希望,為當地社會服務奉獻,也為自己的生命留下歷史,首先在這裡為各位的發心表示由衷的讚歎。

今日世界,由於科技進步、醫學發達,人類的壽命普遍延長。然而,現代科技文明的進步,卻也帶來人際關係的疏離、冷漠,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人生的快樂 與安穩。因此,在今年的大會裡提出「幸福與安樂」主題,希望各位能將幸福安樂的觀念帶回去,並且傳播於世界,能在生活中運用,解脫憂悲苦惱,同時擴大心 量,提升生命的層次和品質。

說到幸福與安樂,人到世間上,究竟是為了幸福而來,還是痛苦而來?一般人都會想:「當然是為了幸福而來!」但是在現實生活裡,有多少人在享受幸福安 樂?現在大家最常看到、聽到的,往往是世間的災難與哀嚎。諸如大自然的災害,人為的戰爭、暴力、饑餓、貧窮,以及個人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壓力,很少人真正感 覺到人生是幸福的。

好比一般人熱衷於功名富貴,但是功名富貴裡有幸福安樂嗎?答案並不盡然。一般人喜歡追求金錢、愛情,金錢、愛情裡有幸福安樂嗎?這也是苦樂參半。甚至 於一般人追求自由、民主,就算國家社會自由民主了,但是自己的心裡缺少安然自在,這樣的人生也感受不到幸福安樂。所以說,長久以來人人希求幸福與安樂,卻 少有人真正擁有。

如何獲得人生的幸福安樂?以下提出四點意見:

1、淡泊知足是幸福安樂

世間上,有的人追求物質的快樂,有的人嚮往大自然恬靜自得的快樂,也有的人超然於物質生活及外在的境界,從淡泊知足中獲得精神的快樂。究竟什麼樣的快 樂,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呢?物質的生活,是能滿足人的需要,卻不能為人帶來長久的快樂,唯有淡泊知足,才能讓我們獲得恆長的快樂。

所謂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,一個人雖沒有華服莊嚴,沒有美食欲樂的享受,但是他不貪求,人品道德自然高貴。淡泊無求的人,不會有嫉妒比較,不會與人對立 爭執,處人處事不會囂張傲慢,凡事隨遇而安。好比歷史上很多的賢德之士,他們受到世人的尊敬,並不在他擁有良田萬頃、華廈千間,而是他們以無為有,在淡泊 知足中涵養了自己的道德人格,為後人示範了「空無」的生命哲理。

能夠脫離欲望的牢獄的人,才有希望找到真正的幸福快樂。如孔子的學生顏回「一簞食,一瓢飲」,一樣可以過得自在安樂;晉代陶淵明甘於辭官隱居,悠然自 得於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的耕讀生活;唐代玄奘大師「言無名利,行絕虛浮」,儘管受到國家特殊的待遇,仍然淡泊名利,保有人格;近代的弘一大師,一 條毛巾用了幾十年捨不得換,菜太鹹了,他也不嫌棄,說:「鹹有鹹的味道,淡有淡的味道」。可見得注重人格修養,安貧樂道的人還是很多。

一般人希求財富名位,其實「享有」比「擁有」更能得到寬廣美好的人生視野。好比山河大地、花草樹木,雖然不是我的,但是我可以遨遊其間,那又何嘗不是 一種幸福?一個人擁有世間的財富,雖然我沒有,但我可以享受清風明月,可以關心身處的世界,將所有的人類視為我的兄弟姐妹。我享有整個宇宙虛空,比「擁 有」一個鄉鎮、一個縣市,乃至一個國家、多少財富的人還要更大、更多、更廣。因此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擁有,擁有再多也滿足不了貪欲,淡定享有的人生,處處都 有幸福滿足。

我一直很欣賞客家人的一句話,你問他:「吃過飯了沒?」一般人會說:「吃過了」、「吃飽了!」但客家人不是這麼回答,他會告訴你:「足了!」這兩個字 很有意義,表示他不但吃飽了,而且吃得很滿足。一句「足了!」是多麼灑脫自在,多麼有自信!哪裡還會感到貧窮困頓呢?知足的人是世間最富有的人。

淡泊知足產生定慧之力,你能淡就能定,就能重新估定人生的意義、價值。就像賣菜的陳樹菊,她能看淡金錢,才能勇於喜捨,讓金錢發揮最大的價值,也才能獲得大家的尊重。

淡泊知足是對生命有所為、有所不為,心有所求、有所不求。人能淡泊知足,才能不為形役,就可以安住身心,享受滿足的富樂。所以,淡泊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,懂得淡泊知足的人,自然擁有人生的幸福安樂。

2、慈悲包容是幸福安樂

慈悲,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,不是佛教所專有。人間有了慈悲,人類才能共存共榮。在佛光會成立之初,我就訂下〈佛光四句偈〉,作為全球佛光人生活奉行 的準則。其中第一句「慈悲喜捨遍法界」,便是期許大家開展自己的心胸,效法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,給予眾生安樂,拔除眾生痛苦,將慈悲喜捨普利一切有 情。

有一位金代禪師很喜歡蘭花,在寺院的庭園種了許多名貴的蘭花。一天,他外出辦事,吩咐徒弟在出門的這段期間代為照顧。沒想到徒弟在澆水時,一不小心就 把這些蘭花架打翻了,弟子感到很愧疚,心想:「我把師父心愛的蘭花摔壞了,師父回來之後,不知道會如何生氣?」金代禪師回來後,徒弟去向師父認錯請罪,沒 想到金代禪師不但不責怪他,反而安慰說:「我養蘭花,一是為了美化環境,二是為了供養佛祖,我不是為了生氣而養蘭花的啊!」

經云:「慈息貪欲,悲止瞋恚」,如果我們能學習金代禪師的涵養,自我省思:我交朋友是為了生氣嗎?我結婚是為了生氣嗎?我養兒育女是為了生氣嗎?我做事業是為了生氣嗎?肯定不是的!轉念一想,自然能息貪止瞋,化解紛爭於無形了。

慈悲,不是要求別人,也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,而是要求自己。慈悲不是一味的忍讓,不是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,當公平正義受到打壓排擠,或者當正人君 子遭受毀謗抨擊時,可以勇敢挺身而出;慈悲不是一時的感動,而是保持恆長心為人服務;慈悲不是只有對自己的親友,更不是要求回報的。慈悲不一定是和顏悅色 的讚美鼓勵,有時為了公眾的權益、為了度化剛強之輩,也會現怒目金剛相來折服惡人,這才是難行能行的大慈悲!

慈悲,沒有敵人。有了慈悲,就能擁有善緣;有了慈悲,就能融入眾中,甚至與宇宙融和一起。有了慈悲包容,所謂「有容乃大」,自然凝聚眾人之力,得道多 助。過去孔子周遊列國講學,居無定所,卻擁有三千弟子;佛陀行腳弘化五印度,講經時有百萬人天參與,常隨眾也有千二百五十五人。人,有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 需要,做人處事很難盡如人意,若能用一顆寬厚、包容的心來處人處事,必能廣得人緣,受到眾人的擁護。

不過,光有慈悲包容還不夠,必須輔以智慧力。社會上不少人曲解慈悲的涵意,讓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姑息縱容;甚至運用不當,致使慈悲淪為罪惡的根源。例 如:濫行放生,反而傷生害命;濫施金錢,反而助長貪婪風氣。因此,真正的慈悲包容必須以般若智慧為前導,否則弄巧成拙,反而失去它原有的善心美意。

一位青年為了一道牆和鄰居爭地,寫信給在朝廷做官的父親,希望父親能出面幫他把這面牆爭取過來。父親很明理,回給兒子一封信說:「萬里投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?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」簡短的幾句話,說明人際之間進退應對、包容的智慧和藝術。

佛經有謂: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」,在一沙一石、一花一葉中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,表示自然界的萬物是共存共榮的。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,對於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想法、不同的信仰要去包容;國與國之間,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膚色,更要相互包容。

綜觀世間上的紛爭,往往是起因於不同國家、文化、族群、宗教彼此不能互相包容,社會上的貧富懸殊、階級不平等,才導致種種的對立,這也是當今全人類必須共 同面對的問題。要走出這樣的困境,只有慈悲與包容。慈悲包容才能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,社會繁榮進步;才能化解紛爭,免去戰爭毀滅;才能永續長存,促進世界 和平。

希望今後我們所有的佛光人,能將慈悲包容的精神,從一己擴及到家庭、社會,乃至全世界、全人類。人間有了慈悲包容,才有可能獲得永久的幸福安樂。

3、提放自如是幸福安樂

常聽人抱怨:「生活的重擔,壓得我透不過氣來」、「心裡的壓力、人情的冷暖讓我承受不了」,究竟是什麼讓人的身心不得安寧呢?
人在世間上,會感到壓力沉重,往往是因為放不下。比方:一般人從小開始,就經常計較父母對誰的愛比較多;讀書以後,常與同儕比較誰的成績高下;長大後結交 朋友,又常掛念朋友會不會看不起自己;經營公司,每天在金錢利益上錙銖必較;生病了,掛念生死痛苦;老年了,擔心無人奉養照顧。

人的心中就是這樣百般掛念,擔負人我是非、種種的比較計較無法放下。過去曾有一個梵志帶了兩隻花瓶去拜訪佛陀。一見面,佛陀就對他說:「放下!」梵志依言放下手中的一隻花瓶;佛陀又說:「放下!」他又放下另一隻花瓶。佛陀還是說:「放下!」

梵志心中感到不解,說:「我手中的東西都已經放下了,你還要我放下什麼呢?」佛陀說:「我叫你放下,不是要你放下花瓶,而是要你把傲慢、驕瞋、嫉妒、怨恨這些不善的念頭和不好的情緒,都要統統放下。」

我經常比喻,做人要像一個皮箱,當提起時提起,該放下時放下。當提起時,應該勇敢承擔,要有「捨我其誰」的發心與使命感;該放下時,也要隨順因緣,坦然放下。能放下,便容易再提起;肯向前跨一步,就會有前途。

有一隻小狗整天追著自己的尾巴轉圈子,大狗看見了,就問他:「你在做什麼?」小狗說:「有人說,我們狗兒的幸福就在尾巴上,所以我要追逐幸福啊!」大狗告訴他:「你追著尾巴跑是永遠找不到幸福的。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去,幸福自然就會跟著你走了。」

提起,是要提起正念、提起正行、提起正語、提起正見、提起慈悲、提起道德、提起善緣、提起精進。放下,必須能大能小、能屈能伸、能有能無、能高能低; 放下對名聞利養的貪取,放下對煩惱憂悲的執著,甚至放下對「放下」的妄念,直到無一法可放捨,如六祖惠能大師說的: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這就是真 正的放下。所謂「心中有事天地小,心中無事一床寬」,人一旦放下心中的執著,是何等逍遙自在!

提起與放下,是一體兩面,是同等重要,提起,不是爭取,是一種發心,是一種忍耐,是一種智慧。放下,不是放任隨性,而是一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穫,只問奉獻付出,不計個人得失的菩薩道精神。

歷來的聖賢立身處世,無不以濟世益人為優先,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,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。南宋名相文天祥,抗元兵敗被俘,元朝以宰相之位利誘,但 是他不為所動,在獄中寫下〈正氣歌〉以明志,留下千古的美名;孔子「殺身成仁」、孟子「捨生取義」;關雲長義薄雲天,養浩然氣;范仲淹的「先天下之憂而 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等,這些古德先賢,他們放下小我,成就了大我。

再者,佛教教主佛陀,以王子之尊放棄皇宮享受,走向求道、修道、悟道,最後一生行化五印度傳教,為眾生宣說離苦得樂的妙法。懂得放下,擁有的世界更廣闊;勇於提起,渺小短暫的生命,也因為肯得「給人」,更能活得心安理得,自然與幸福快樂相隨。

4、無私無我是幸福安樂

人不能離群索居,必須仰賴種種的因緣條件,才能生存,可以說人的一生和社會大眾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然而人生最大的缺點,往往是從私心、執著而來。例如 人與人互動時,常會希望對方能給予同等的回報,結果付出愈多,期待愈大;如果對方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理想,就會產生煩惱。因此佛教主張以慈悲提升道德人 格,以理智淨化世俗感情。

佛門裡有一句話:「莫嫌佛門茶飯淡,僧情不比俗情濃」,沒有私情的執著,看似無情,裡面卻蘊含無限的慈悲,無限的智慧;在平淡中才是最真,在平常中才能久遠。

過去子夏曾問孔子,什麼是「三無私」?孔子說:「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」。意思是:天地無私,所以能成其大;日月無私,所以能遍照十方。人 生要想有一番作為,必須有「無私」的心胸,不管做什麼事,都是為別人、為公眾而做,自然會有大眾的因緣來成就。凡事只想到自己的人,到頭來不但沒有人緣, 沒有助緣,勢單力薄也難以成事。

無私無執讓我們擴大心量,不再以自我為中心。無,不是沒有原則,反而是有更大的原則;無,不是沒有是非,而是有更超越的慈悲。

有一天,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到街上辦事,走到一家布店門口前,看見兩個人在吵架。賣布的要向買布的收取二十四塊錢,但買布的說:「一尺布三塊錢,八尺布應該是二十三塊錢,為什麼卻要我付二十四元呢?」

顏回一聽,走到買布的人跟前,說:「這位仁兄,你算錯了,三八是二十四,你應該給人家二十四元才對。」買布人的很不服氣,指著顏回說:「你憑什麼資格說話?三八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,只有孔夫子有資格評斷,咱們找他評理去!」

顏回說:「孔子是我的老師,如果他說是你錯了,怎麼辦?」買布的人說:「如果我錯了,我就把頭給你,如果是你錯呢?」顏回說:「如果是我錯了,我就把頭上的帽子輸給你。」

二人找到孔子,一五一十地把剛才的事說一遍,孔子立刻轉過頭對顏回說:「顏回,你輸啦,三八就是二十三,你把帽子取下來給他吧!」

顏回一聽,頓時如天崩地裂,心想:「難道老師糊塗了嗎?」但又不敢違背老師的話,只好默默的把冠帽摘下來,交給買布的。

回去以後,顏回愈想愈不對,忍不住問:「老師,三八到底是二十三,還是二十四?」

孔子反問他:「你認為是頭重要,還是帽子重要呢?」

顏回答:「當然是生命重要!」

孔子說:「這就對了。如果我說三八是二十三,你輸的不過是一頂帽冠;如果我說三八是二十四,他輸的卻是一條人命啊!」

在佛法裡,法無定法,權衡輕重之下,三八可以是二十四,也可以是二十三,毋須執著於一定的答案,這就是聖者的智慧了。

在我們的生活中,舉心動念都可以修行。凡事都能以無私、無我、無執、無求的態度來處世應對,自然會去尊重別人,包容一切,自己人生反而會獲得更多,幸福快樂也會隨之而來。

國際佛光會自成立以來,就以無私無執的理念為社會服務奉獻,期許大家在服務人群的同時,也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。無私,才能容眾,以眾為我,從無私中可 以擴大自我;無執,就不容易產生執著,就會為他人、為國家社會著想。做人處事能夠無私無執,就能開闊自己的心胸視野,進而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安樂。

綜合以上所說,幸福安樂,是每個人所渴求,也是全人類所追求的願景,有幸福的人生觀才有安樂的生活。希望今後我們所有的佛光人,以及有緣的十方大眾, 大家都能涵養「知足淡泊」的性格,擁有「慈悲包容」的心胸,學習「提放自如」的灑脫自在,圓滿「無私無執」的人格,共同為人類的幸福與安樂奉獻心力,創造 一個現世幸福安樂的「人間佛國」。

最後,祝福大家法喜充滿,人人擁有幸福安樂的人生!